港口建造的第一步是选址与地形改造。理想的港口应位于开阔的海岸线或河流入海口,确保水域深度足够容纳船只。若地形不平整,可用沙石或泥土填充凹陷区域,或挖掘岩石形成阶梯式水下结构。在浅滩区域建造一个凹字形的船坞框架,两侧用倒L形石柱支撑,中间留出五格宽的水道,底部铺设半砖和活板门以固定船只。若选址处有天然礁石,可保留并改造成防波堤,既能抵御海浪又能增加真实感。
基础建设的核心是码头与船坞。码头长度建议与停靠船只规模匹配,宽度至少三格以容纳装卸操作。使用橡木木板、石砖等耐腐蚀材料铺设地面,边缘用楼梯或半砖修饰出弧度。船坞需设计为下沉式结构,深度四格两侧立柱高度超过水面两格,顶部用横梁连接形成支撑。为提高实用性,可在码头末端设置红石机关:铺设压力板连接粘性活塞,实现自动开合的栅栏门。若计划停泊大型船队,可延伸多个平行码头,并用浮桥串联。
功能性建筑是港口的灵魂。灯塔作为导航标志,建议建造20-30格高的石柱,顶部放置地狱岩并点火,夜间能为船只提供指引。仓库区宜采用砂岩或橡木搭建,内部用漏斗和箱子实现自动分类存储。若规划贸易功能,可增设村民交易所和物品展示框,用活板门模拟摊位。娱乐区域可设计钓鱼平台或观景台,搭配花盆、旗帜和藤蔓植物提升氛围。水路交通方面,每隔10-15格放置一艘船,并用拴绳固定防止漂移。
细节装饰决定港口的视觉层次。用不同材质的方块混搭地面,如鹅卵石路径穿插砂砾和苔石,模拟磨损痕迹。栏杆推荐使用云杉木栅栏与石墙交替排列,转角处放置灯笼或海晶灯照明。水域中添加海草、珊瑚和热带鱼桶,岸边种植甘蔗、睡莲形成生态过渡。历史感营造可通过部分破损设计:将个别木板替换为裂石砖,用蜘蛛网和藤蔓覆盖旧船残骸。若使用模组,可加入吊车模组实现集装箱装卸动画,或安装动态光源模组增强灯塔光束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