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造村民房屋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地形。平坦区域是最佳选择,若地形起伏较大,可通过填充或挖掘调整地基平整度。使用橡木或云杉木等常见材料铺设至少4×5的矩形地基,四角竖立3格高的立柱形成框架。这一阶段需注意立柱间距均匀,例如使用橡木原木作为支撑柱,既能保证结构稳定性,也与村庄原始建筑风格统一。地基完成后,用橡木木板或圆石填充墙体,保留至少1个门洞和2-3个窗户位置,窗户可采用玻璃板或栅栏组合增加采光。
房屋功能性体现在村民交互与安全防护两方面。门是村民判定房屋的核心要素,每扇木门可关联1名村民的居住权限。建议采用双开门设计,并在内部放置至少4张床铺和工作站点(如制图台、锻造台),确保村民能进行职业绑定与繁殖。屋顶可采用阶梯式或人字形结构,使用橡木楼梯或石砖台阶逐层覆盖,边缘延伸出墙体半格形成屋檐,既能防雷击也能阻挡蜘蛛攀爬。进阶设计可加入烟囱、阳台等元素,用营火模拟炊烟增强真实感。
规模化建造需考虑村庄整体规划。以中央广场为核心向外辐射,房屋间距保持5-8格,留出道路和农田区域。利用召唤权杖和村庄卷轴可快速生成标准建筑,但手动建造能更好控制风格统一性。防护方面,在村庄外围修筑3格高圆石围墙,间隔10格设置火把照明,角落放置铁傀儡巡逻。经济系统可通过集中交易所实现,将图书管理员、工具匠等职业房屋围绕广场建造,用不同颜色陶瓦区分职业类别。
装饰优化是提升村庄品质的关键环节。墙面可交替使用剥皮橡木与石砖创造纹理变化,窗台放置花盆种植罂粟或蒲公英。室内采用橡木台阶制作阁楼储物区,地面铺设红色地毯与讲台组合成会议区。自动化设计可在地下室设置红石机关,如隐藏式照明系统或活塞升降梯。